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融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徐贝贝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融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为适应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稳定外贸、稳定外商投资和供应链产业链,促进跨境人民币使用和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对外开放。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融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各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21年,中国外贸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充满韧性。2021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同比增长24%,超过2020年总量。近年来,贸易金融业务也实现了稳步增长。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2020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10多家银行的国际结算总规模为7.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以上,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分别达到1.72万亿美元和4.55人民币万亿元,分别增长近33%和10%。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曹宏宇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贸易金融在支持稳定外贸、促进新模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对外贸易企业的支持,确保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二是促进重点项目,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建设;三是发挥金融专业优势,稳定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给我国贸易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也给银行金融机构的贸易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基础上,贸易金融业务应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为基础,加快创新,在支持一带一路、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优势。同时,金融机构也应主动提高风险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贸易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贸易金融加强 稳定外贸基本盘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结合拳帮助稳定外贸,稳定外资,提高贸易发展竞争力。随着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贸易和金融业务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银行业协会最近发布了《中国贸易和金融业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2020年底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6393亿美元。2020年,各大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涨跌互现,大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增长带动总量大幅增长33.27%,达1.72万亿美元,表内贸易融资和出口贸易融资的比例增加。此外,2020年,各大银行国内贸易融资和国内信用证结算继续增长,但增速较2019年有所下降。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外贸面临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的增加。贸易和金融需要继续发挥作用,加大帮助企业救助力度,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努力确保订单,稳定预期,促进外贸的稳定发展。围绕加强对外贸易的金融支持,最近召开的国家常务会议作出了特别部署,提出指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的需求,创新政策融资等产品,鼓励银行开展有针对性的远期外汇结算和销售业务,优化出口保险承保和索赔条件。

曹宏宇表示,近年来,贸易金融在支持稳定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新形式和新模式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金融机构综合利用银团贷款、并购融资、项目融资、担保、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全球现金管理等产品,完善全链金融服务计划,帮助外贸企业稳定订单、拓展市场、控制风险;为外贸企业提供跨境结算、汇兑交易、政策咨询等全过程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库存、装运到最终销售;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绿色产业、国际能力合作等重点领域和项目,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建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定发展中发挥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挥作用时,重点关注供应链金融。他告诉《金融时报》,供应链金融注重产业链供应链,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补充和强化。首先,供应链金融需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重点满足制造企业、小微企业等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其次,要充分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数字化水平,提高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效率,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第三,要利用现代科技做好风险管理,在促进补充和加强链条的过程中降低金融风险。

加快贸易金融创新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创新正成为一个显著的标签。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数字和平台促进了贸易行业和企业商业模式的持续升级。首先,工业互联网开启了一切互联网的智能经济形式。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战场正从消费者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转变,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销售、设计、生产制造、供应流通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二是数字、云和智能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协调。ERP、行业SaaS和平台PaaS应用促进贸易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扁平化和移动化,动态监控各环节,形成智能可追溯的大数据,促进贸易企业管理的云,实现产业链协调。三是海关、工商、税务、外汇、检验检疫等部门的云政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动了经济活动管理的数字化。

随着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贸易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产业链的快速协调和监管手段的连接。这些变化也对贸易金融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深刻改变了传统的贸易金融运营模式。

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互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线下流程已经推出了在线、可视化和独立的贸易金融产品,业务流程显著降低,资本效率显著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与新的贸易形式和新模式的发展相匹配,银行贸易金融产品的技术内容显著提高。同时,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金融机构能够分析和处理客户数据、行为偏好和生活场景,概述多维肖像,匹配产品,优化客户体验,为智能信贷产品提供可行的途径。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由中国银行业协会领导的贸易金融跨行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CTFU),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创新。据报道,自2020年8月28日起CTFU自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功能试运行以来,整体运行稳定,发展趋势良好。截至2021年9月底,该平台已加入20家总部,打算加入近20家,匹配福费廷资产约850亿元,累计处理业务近900家。

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创新不止于此。近年来,银行业通过创新担保、国内信用证、保理、账单等传统贸易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有效降低客户综合融资成本,振兴企业股票资产,提高企业融资灵活性、便利性,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例如,上海票据交易所推出的供应链票据可以直接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发起商票据发布指令,实现应收账款票据。

加强风险防范 坚持服务实体定位

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涌动,这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对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来说,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国际贸易恢复缓慢,增加了外向型企业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出口企业,主要面临需求下降、不可抗力豁免条款、进口控制措施和汇率波动;对于进口企业,可能面临客户违约、跨国索赔成本增加、货物清关难度增加等风险。

同样,贸易金融业务也面临着需求萎缩、风险增加等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影响,通过链条传导效应直接降低了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产量和销量,结算融资等相匹配的贸易金融业务需求可能萎缩。同时,银行金融机构的贸易金融业务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挑战,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贸易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可能滞后。此外,全球反洗钱合规领域整体呈现严格监管的趋势,贸易金融业务在国际和国内都面临着合规风险。

为了更好地防范上述风险,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宏观层面上,贸易金融业应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为基础,抓住不断优化外贸结构和商业环境的机遇,帮助加快培育内需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支持一带一路、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在微观层面,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治机制,降低客户信用风险;二是坚持贸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充分发挥账单、保理、保函、信用证等贸易金融产品的特点,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低两金,降低债务率,降低贸易金融业风险;三是建立健全客户尽职调查、交易尽职调查、监控和报告等反洗钱合规管理机制。

曹宏宇表示,金融机构应积极努力防止和克服外部环境变化对贸易金融业务的不利影响。一是基于新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依托供应链金融等模式,促进国内外金融业务的同步发展。二是抓住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机遇,在帮助国际经济合作、试点贸易融资跨境资产转让业务、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授权贸易金融业务,开辟更多业务场景,加强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应用。

作者头像
1039创始人

联系我们:15775053793(同微);

  • 为你详细讲解:“1039市场采购贸易”是什么意思,有何特点和利弊,“市场采购贸易”和一般贸易方式有什么区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怎么可以用这种模式来收汇,出口免税如何申报.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如无特别标注,均为本站原创文章,于2022-05-04,由1039发表,共 4872个字。
  • 转载请注明出处:1039,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http://1039.fwts.net/zixun/10479.html
上一篇:石狮1039市场采购贸易平台,市场采购贸易平台
下一篇:市场采购出口贸易政策产地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

发表评论